第二十七期“转战千里”
1931年7月22日,红七军与中央红军在于都县桥头镇胜利会师后,隶属红三军团建制,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编入红三军团建制后,奉命撤销的红二十军的一部分编入红七军。此时,红七军的部队编制及领导人为:
军长李明瑞,代理政委许卓(不久由葛耀山继任)、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许进。
红七军下辖第五十五团(团长张翼,政治委员佘惠)、第五十六团(团长李显,政治委员陈漫远)、第五十八团(团长黄子荣,政治委员黎心诚)。
此后,李明瑞、张云逸、许卓率特务连赴兴国红军总部报告红七军工作。毛泽东、朱德、项英高度评价红七军的光荣历史,命令红七军立即投入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8月初至9月中旬,红七军在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下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在莲塘战斗、良村战斗、老营盘战斗、高兴圩战斗和方石岭战斗中,都打得非常英勇顽强,歼敌甚多。特别是在东固方石岭战斗中,以红七军为主,担任追歼敌韩德勤师的任务,红七军广大指战员发扬猛追猛打的战斗精神,速战速决,在兄弟红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在方石岭隘口全歼敌韩德勤师及敌第九师残部一个炮兵团、一个步兵营,俘敌5000余人,缴获步枪4500余支,机枪70余挺,为胜利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红三军团和红一方面军的表彰。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称赞红七军是“猛如虎,精如猴”的英雄部队。
中央苏区在瑞金召开的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为表彰红七军在转战五省边的光荣业绩和第三次反“围剿”中屡建战功,授予红七军一面绣有“转战千里”的锦旗,使红七军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
转战千里锦旗
1933年6月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对红一方面军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所属军的番号一律撤销,并将一部分地方武装编入野战军。红七军与江西军区原第二十一军一部合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寻淮洲(后李天佑),政治委员乐少华(后陈阿金、钟赤兵),参谋长龙腾云(后胡睿),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后唐天际)。下辖第十三团(团长李天佑,政治委员毛毕虎)、第十四团(团长黄冕昌,政治委员田丰)、第十五团(团长白志文,政治委员罗远发)。
此后,以红七军的基本部队为骨干的这支中央红军劲旅,纵横驰骋中央苏区的闽山赣水,建树了不朽战绩,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转战千里》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