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幅红砂雕刻,名为《千秋伟业》,再现了百色起义波澜壮阔的场面……”4月21日,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游客们步入百色起义纪念馆序幕厅,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型雕像矗立在大厅中央,仿佛在迎接每一位到访者,一起重温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
视频摄制:覃浏榴
自1999年百色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后,每个开馆日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佩戴党员徽章的白发老人,已有超过2000万人次在这里,聆听过历史的回响。
游客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百色起义历史。
1929年百色起义的星火,给这片红色福地留下了厚重的革命记忆。如何用好这份“红色家底”,向大家讲好百色起义的故事?“用新创意、新技术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是我们当下不断努力的方向。”百色起义纪念馆馆长农宇屏说。
游客体验馆内的文物交互功能。
“马列主义就像这一束光,它就是我们未来前进的指路明灯!”饰演韦拔群的青年演员身着粗布短衫,振臂高呼。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内,原创红色舞台情景剧《右江潮》正在上演。不一样的是,展厅变成了演员们的舞台。
在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敬告同胞》传单前,游客们手持小国旗,与演员一同喊出《敬告同胞》的宣言。“展厅里的表演和模拟场景都很震撼,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当时革命先辈们的不易。”南宁游客李先生说。
前来参观的游客认真挑选文创产品。
除沉浸式观展外,百色起义纪念馆充分运用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现代展陈技术再现历史,让红色文化可看、可听、可体验。文旅融合新浪潮中,百色起义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产品也在不断迭代上新。在馆内的手工体验区,记者看到前来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专注地拼接立体纸雕灯,小心翼翼地将零部件依次放入木盒内。当暖黄色的光束从层层卡纸中透出,一座小小的百色起义纪念馆模型就在掌心亮起。“这是我们近年开发的文创产品之一,还有壮锦装饰画、流沙冰箱贴等产品都很受欢迎。”百色起义纪念馆讲解员甘莉莉说。
生动的“红色课堂”,把“红色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中。去年,百色市第一小学的学生杨斐然报名参加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的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服务,想为宣传家乡的红色文化出一份力。现在,杨斐然已经正式“上岗”,戴着红领巾、穿着红马甲的他流利自如地讲起百色起义的历史,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他与观众走过迂回曲折的参观路线,仿佛穿越虚实交错的时空,走进先辈们坎坷艰辛的革命岁月。
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并合影留念。
参观路线的最后,是一扇标有“走向未来”四个大字的大门。穿过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开阔的观景台将如今现代化的百色城尽收眼底。观景台边,几株木棉树傲然挺立,默默地守护着这座英雄之城,静待它的日新月异。
从百色起义纪念馆观景台向外眺望,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百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