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河水奔腾向前,似乎在诉说着往昔与邓小平同志的不解之缘。今天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1周年的日子。历史的书页轻轻翻动,百色这片红色热土,总能唤起我们对他的无限怀念。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追忆这一段特殊的情缘。
一场起义·点燃右江革命烽火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非凡的胆略成功发动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及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是我们党在广西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从当时广西的实际出发,从百色的实际出发,成功地争取了中间阶级参加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份报纸·吹响“革命螺号”
起义前,邓小平派佘惠营长率部提前入城,创办《右江日报》,编辑部设在“清风楼”。油灯昏暗,铅字滚烫,“工农兵联合起来”的标题从油墨里跃出,贴满右江两岸。
展厅里传来:这是一张1929年12月18日第44期的《右江日报》……
亲切厚重的讲解声,讲的是初心,更是前进的号角。
一根马鞭·见证鱼水深情
如今,81厘米白藤马鞭静静陈展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的展柜里。
1930年秋,邓小平把它遗落在恩隆县林逢区苏维埃饭堂。炊事员黎爱廷把它当成全家宝一藏就是28年。
今天,为游客讲述这段往事的是红领巾讲解员。
28年硝烟弥漫,28年草木枯荣,墙缝里的马鞭始终温热。“墙缝里藏的是马鞭,也是信仰。”稚嫩的童声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也让信仰有了回声。
一位老共产党员·托举希望未来之光
1992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来了两位军人。他们说受一位老人之托,向“希望工程”捐款,留下3000元钱后,两位军人郑重地写下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同年秋天,他又向希望工程捐赠2000元。这笔款项转到广西后,在平果开办了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平果县凤梧乡仕仁村小学,资助了25名学生。
那一年,这位“老共产党员”88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
他把无声的牵挂,换成希望之光,照亮了百色老区的孩子们的希望之路。
今天,孩子们还会把这“两张特殊的捐款单”的故事讲给新入学的弟弟妹妹听——让大爱在童声中接力,让希望在孩子们的心间生长。
一种传承·照亮复兴壮阔航程
1929年的百色起义,让这座边陲小城成为中国革命版图上夺目的坐标;而今,右江依旧奔涌,星火从未熄灭。自2011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追寻先辈足迹集结在一起——百色起义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文明实践队。15年间,已累计培养近3000名红领巾讲解员。队员们来自不同民族,他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汲取精神养分,通过深入学习百色起义历史与革命先辈事迹,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素养,用3万余场深情讲述、近4万小时公益服务,将百色起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让红色精神在一次次讲解中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新时代好少年”的昂扬风貌。
山河已无恙 少年正昂扬
少年强则中国强
请您放心:我们会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先烈先辈们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